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管理体系概念的产生源自于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单纯开发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研究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的方法,用系统的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能源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也产生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概念。
什么是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就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该体系的实施,组织可以有效地实现能源管理目标,提高能源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国家标准已于2020年11月19日发布,于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6-7]国家认监委在《关于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认可[2009]44号)中规定,由于《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适用于各类组织,属于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通用要求。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的依据应是以国家标准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行业能源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业认证实施规则。
为什么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一方面,若公司年能源消耗量较大,会被列为“重点用能单位”。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是重点用能单位需要遵守的一项合规义务。
另一方面,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是地方政府节能目标责任的考核内容。
按照《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2〕3787号)要求,国家发改委把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还要求省级节能主管部门鼓励重点用能单位自愿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将帮助各种规模的组织了解各自工作流程的基准能源使用量,该标准制定旨在实施降低能耗的管理方案、实现节能目标和能源绩效指标,并识别、优先处理、和记录各种能源绩效改善机会,从而实现管理节能。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好处有哪些?
从全人类层面来说:
能源体系的认证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从国家层面:可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从各级地方政府层面来说:是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号召,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任务,为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从企业自身层面来说:
(1)能源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系统的能源管理方法,也确保企业有效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建立起企业持续寻找改进能源管理绩效的机制。
(2)可以有效管理企业能源消费和费用支出、持续改进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有利于企业完成国家对下达的节能指标任务。
(4)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公众形象,博取消费者的好感。
(5)企业可获得国家节能奖励和政策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6)有利于企业培养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为企业的能源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7)有利于企业建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树立持续改进的信心,逐步形成企业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
(8)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在招投标活动中加分、控标;获得竞争优势。
(9)通过促进能源管理zuijia实践和加强良好的能源管理行为。
(10)提高透明度。通过能源流动和消耗模式的详细分析,能够清楚了解企业实施了能源管理体系后达到的效果。
该标准适用于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内的设施、设备、系统或用能过程的设计和采购。本标准不适用于组织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外的产品使用过程,也不适用于设施、设备、系统和用能过程之外的产品设计。
该标准基本适用于所有组织,可以分为产能单位和用能单位两大类,而认证中又有重点用能单位和非重点用能单位之分,其中重点用能单位可包括以下:
煤炭、油气、钢铁、有色金属行业;
电力、化工、建筑材料、纺织、造纸行业;
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及服务、热力行业。
01
钢铁:包括铁矿石开采、选矿、烧结、球团、焦化、铁合金、炼铁、炼钢、轧钢、钢材表面处理、钢材深加工和铁合金冶炼。
02
有色金属:包括铝、铜、铅、锌、金、银等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压延加工;按金属性能分类可有:普通金属和稀有金属两类,稀有金属又可分为,其中13种为普通有色金属,51种为稀有金属。
03
机械制造:机械制造行业是为用户提供生产及生活装备的制造行业,产品类多面广,按照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规定,机械制造行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分行业。
条件01
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
条件02
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
条件03
已按认证依据要求,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能源管理体系,一般情况下体系需有效运行6个月以上。
企业需要依据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2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策划实施运行体系超过6个月。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适用时);
生产许可证及其他行政许可证复印件、 资等复印件(适用时);
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和标准清单;
能源系统专用资料:
年度综合能耗 (tee) ;
系统覆盖的有效人员数量;
是否属于国家/地区重点用能单位;
是否有国家明确淘汰的能源设备或工艺;
能源类型数;
主要能源使用量;
能耗限额标准;
能源设备类别数;
认证范围内各类产品的预期年产能(单位:万吨);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范围和边界。
其他相关申请材料等。
ISO50001认证流程01领导决策与准备
02
范围界定
初始能源评价
体系策划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体系运行
01、前期领导决策与准备
依据我国相关政策的推动,全国各省地方的有关部门的工作实施方案下放,各地耗能的企业组织领导层相继的开始决策安排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工作,并安排企业组织中具体体系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寻求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工作。
02、认证范围的界定
企业组织能源管理体系涵盖范围当中包括了生产过程、服务、以及产品等一系列与能源相关的因素。
企业组织应当要识别并且确定企业边界覆盖下的导致能源消耗的所有活动和运行。
03、企业初始能源的评价
初始能源评审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是能源管理调查;
是能源技术调查。
初始能源的评审是企业组织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咨询的老师就需要在现场对企业组织的生产过程以及企业组织以往的耗能情况等历史数据来进行观察喝分析。并以此来作为能源管理方针、制定目标指标以及管理方案、确定体系优先事项、编制体系文件的依据等。
还要处理体系的宣贯、能源内审员培训等一系列的工作,企业组织的能源能否在体系当中正常良好的运行,主要还是要依靠内审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力等,针对企业组织实际情况来去做能源内审员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04、能源体系策划
能源体系策划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标准的如下几个要素:能源方针,能源因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的要求,基准与biaogan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方案。
想要做好一个完善且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能源管理体系,体系当中的策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企业组织是否能够在体系运行实施的过程当中受益,都需要看体系策划的质量。
05、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咨询的老师在做完企业现场的调研之后,根据体系标准的要求以及耗能企业实际的情况,来编制适合企业长期运行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这是企业组织通过技术管理的手段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根据耗能企业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和实施过程不同等等因素,体系文件并非是一成不变,很多企业组织在体系实施过程中进行着不断完善与修订。体系文件Zui终还是需要通过企业的Zui高lingdaozhe的批准之后方可正式运行。
06、能源体系的运行
能源体系运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需要企业组织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加强力度,发现了问题后,需要及时的进行修订,并保持能源体系的有效运行。
07、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企业组织在按照建立好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运行了2到3个月之后,由咨询的老师到现场来为企业做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工作。
管理评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能源管理方针的适宜性;
目标指标完成的具体情况;
能源消的耗情况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具体情况;
内审结果;
针对体系实施客观情况的变化,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能源基准和biaogan是否要进行调整;
职责划分是否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充分性;
体系新的发展动向等。
评审结论需要形成文件,方便实施必要的沟通以及后续改进活动。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企业
有效的节能手段
类似于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和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能源管理体系的guojibiaozhun为ISO50001。于2011年7月首次发布,并于2018年8月修订为ISO 50001:2018。
ISO50001提供了一个方法框架,用于开发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与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一样,能源管理体系遵循“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流程,以实现持续改进。
能源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管理手段、系统思想、过程方法、PDCA途径和持续改进,对所控制的对象进行系统的控制管理,它为企业能源管理提供了基本准则,使企业建立测量、管理、改进能源管理的体系,并使之规范化、文件化。它强调能源管理的透明度,覆盖组织与能源管理有关的内部过程和外程,是组织明确企业能源管理的过程和应关注的重点,对强化结构节能与技术节能,促进企业构建长效节能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企业计划建立
需要从哪里开始?
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工作,通常包括:体系建设、认证或评价、持续运行和不断提升的过程。根据国家节能中心的调研数据:
1、关于体系建设所需时间,46%的企业在8个月以内,41%的企业在8-12个月。
2、关于体系认证,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后,大多数企业选择认证,体系认证请选择由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