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达TAIDA蓄电池6-FM-65 12V65AH品牌系列
产品基本特性:
系列电池采用AGM(超细玻璃纤维)隔板,贫液式设计,在正负极板之间预留有气体通道,电池充电过程中,正极上产生的氧气可以顺利地通过隔板到达负极,与负极活性物质反应并还原成水,从而实现了高效的气体再化合;选用无锑多元铅钙特种合金铸造板栅,抑制了氢气的析出,达到不失水的目的。在电池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不用加酸、加水。
电池密封反应效率为 99%以上,使用过程中无酸雾溢出,不腐蚀设备,可随设备安装使用。
自放电小,通过优化合金配方,采用高纯原辅材料、清洁的工艺环境,使电池自放电极小,每月自放电率≤1%。结构紧凑,耐震动性能好,比能量高。
◆ 使用寿命长
正板栅采用高锡低钙多元铅基合金,比普通的铅钙合金的晶核分布更加均匀,晶粒间结合致密,减少了晶界腐蚀。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子母板栅专利技术,板栅上的电流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正极板固化采用高温高湿工艺,形成长寿命四碱式硫酸铅结构;
专用装配设备,实现了极群紧装配,电池循环性能优异;
系列电池正负极板优化设计,设计寿命为 15 年,正常浮充使用寿命 10 年以上。
◆ 密封技术可靠
安全阀采用专利迷宫式双层防爆滤酸阀体结构,当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安全阀自动开启泄压,当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时自动关闭,安全阀上的滤酸装置防止了排气过程中的酸雾逸出,并可防止外部明火引入电池内部。
系列电池端子采用专利多层极柱密封方式,抗机械冲击、抗高温老化、耐酸雾腐蚀性能大大提高,爬酸途径大大延长,保证了电池在寿命期间极柱密封的可靠性。
电池可承受 80kPa内压力而无任何异常。
◆ 性能均匀性好
为了保证电池的容量和浮充电压均匀一致性,SST系列电池在极板生产、单体装配和成品检测中,各增加了一道均匀化工序,以保证制造过程中零部件均匀一致,电池出厂开路电压偏差≤±10mV,从而保证出厂电池产品质量的均一性。
◆ 大电流放电性能良好
系列电池采用独特的子母型板栅结构和专用活性物质配方,提高了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和充电接受能力,非常适于大电流冲击放电的使用要求。电池采用嵌铜芯圆端子结构设计,端子电阻小,适合大电流放电。
◆ 连接方便
电池之间连接采用镀锡铜芯多股电缆软连接线或防短路的镀锡紫铜排,连接方便,压降小,可有效防止电池间外部短路。
◆ 适用温度范围广
特殊的电解液配方和专用活性物质配方,使电池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电池适用温度范围广,可在-15℃~+45℃范围内使用,推荐使用温度范围为25℃±5℃。主要应用领域
◆ 发电厂直流电源;
◆ 变电站(所)直流电源。
根据中国电信财报和公司节能减排处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电信能耗(电)约132亿千瓦时,2011年总收入达2449.43亿元。能耗的后面是这个无烟工业的GDP带动,也看到相比2010年中国电信总能耗增加了15%,而业务收入增长了11.7%.这也说明了运营商由2G+固网到3G+宽带,由话音通信为主到以互联网信息为主转型期,能耗的增长大于业务的增长。
这种产业支撑关系,还仅是在运营商一个环节,如果从全局看更高层的业务,如娱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整个IT信息产业的价值链将更长。看到的一个明显趋势是能耗的总量和增速都在快速变化。
很多地方政府本着发展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的目标,还是较为积极的发展和支持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业,比如内蒙古、重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调研,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深地区,因为电力资源的紧张,发展服务器托管类的IDC数据中心项目,将要进行更多的政策和资源协调。
以上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可能由于统计方法,统计时间的因素,会有一些偏差,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达到了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高度,并且将继续攀升。
三、数据中心的能源供应来源
在论述国内数据中心资源供应来源之前,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这个故事来自于一本书,书名叫做《IT不再重要》,在这本书里的第二章节讲述了塞缪尔。英萨尔(SamuelInsull)和私有电厂时代的结束,公用电网占据了主导的故事。
本文无意去八卦他和爱迪生的故事,作为后来者能看到的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公用电网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根据目前市场上数据中心的能源供给,绝大多数情况下占据主导地位的能源供给都是电力能源,如果从国内的数据中心电力供应来看,几乎都是来自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写到这里,似乎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数据中心一定遵循公用电网,甚至只能利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电力供应,这并不是本文所要表达的观点,有必要澄清一下。目前的现状是这样,但并不等于这是唯一的路径。对于未来的数据中心而言,也许可以重新考虑爱迪生的思路。这也是本文希望读者可以开放思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路从来都不止一条。以往的分布到集中,对于未来的某些数据中心而言,可能即从集中到分布。
目前数据中心几乎所有的电力供应均来自于公用电网,而用电也是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电力是从工业社会文明爆发以来,重要的生产资料,传统观念认为,电力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的能源特征。在仅百年的时间,全球建立了覆盖超过80%陆地面积的电网覆盖,全球总发电量达到为21.3万亿千瓦时。在2011年,中国有一项数据超过美国保持了110年的记录,跃居一:2011年中国净发电量总额达到4.47万亿千瓦时,超过美国的年净发电量4.1万亿千瓦时,中国目前有十万亿千瓦发电机组装机量。这背后是根源有很多,2011年中国7.3万亿美元GDP大约只是美国15万亿美元GDP的一半,但实体经济比例居高使得中国的净发电量已经超过美国。
电是二次能源,这与一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有着本质的区别。
1、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结构和特征 www.huanyuxdc.cn
,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地方招商引资,或是在规划运营层面,大家都对数据中心是个能源消耗“大户”达成共识。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电力,二是制冷。一般情况下,这里特指的“电”的消耗,主要体现在对电的容量的要求和电量的消耗。这里的制冷,主要是指为了保证数据中心内的IT设备保持正常运行(或者基于SLA中对于IT设备制冷需求的定义)而需要的冷量。在中国,在非自然冷却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电制冷设备来为IT设备冷却的,即把电这个能源转换为冷这个低级能源,用于冷却IT设备。既然是电制冷,当然是需要电的容量供给和电量的消耗。IT设备的用电加上制冷系统的用电,构成了数据中心电力能源的绝大部分消耗。
数据中心的制冷需求也包括诸如照明和建筑隔热等方面,但占其比例部分是为IT设备制冷用。对于IT设备本身的冷量需求,如果用一个不是非常严谨但又比较简单的说法来表达,IT设备的制冷量约等于IT设备的用电消耗量,即约为1:1的数学关系。例如:一台功耗为300瓦的服务器在其额定工况运行时,产生300瓦的热量,需要约300瓦的冷量进行冷却。
在这里,要补充一句,即数据中心的电和冷是可以通过低级能源和其他能源获得的,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基础。
备注:这个简单的数学关系至关重要,是数据中心和分布式能源(特指三联供系统)结合的基础数据。
2、数据中心对于能源供应的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对于能源的供给,其典型的特点是“可持续性”,数据中心的可用性或者uptime而言,其核心也是保证数据中心的持续性,尽量减少中断的次数和中断的时间,如果从市场上的主流商业IDC的合同中的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中,都有关于持续供应的可用性的描述,通常是用百分比和数字进行约定的。
3、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分类
(1)对于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①电力能源的消耗:所有的IT设备,必要的辅助设备,诸如制冷系统的冷机,水泵,精密空调,已经对应的控制系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电力供应,都在消耗电力能源。
②水的消耗:在数据中心中水的消耗经常被忽视,当分析被忽视的原因时候,发现主要是受到一些设计和技术上的限制所致,比如制冷系统采用DX系统,其对水的消耗主要体现在加湿方面,其耗水量很小。随着冷冻水系统的逐渐在数据中心被大量采用,其对于水的消耗也迅速增长,当然,数据中心的投资者和运营者每月的账单中会看到水费账单的变化。如果从资源供给的角度来看,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在目前,水的缺乏远远大于电力的缺乏,当然这里的水是指需要被净化处理后的水。在数据中心中关于把水作能源的案例,典型的应该是google利用河水,海水等来制冷,利用水的温差和循环来达到制冷的目的,理论上,水并没有发生相变(诸如水的蒸发),水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是否对环境产生影响,截至到目前,依然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