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近公司推出了专利转让的优惠活动,小编的一个客户找到了小编进行咨询,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小编发现,客户对于专利的转让和申请具体有什么区别还是不明确,于是今天,小编就专利转让和专利申请的区别进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判断在使用的过程中挑选。
专利申请是获得专利权的必备程序。专利权的获得,要由申请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经过审查后,认为符合授权要求,予以批准并颁发证书。
申请人在向国家专利机关提出专利申请时,还应提交一系列的申请文件,如请求书、说明书、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等。在整个申请阶段,申请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缴纳相应的费用并及时对下发的审查意见做出更改或答复,直到申请的专利被授权或者驳回。
专利转让可分为专利申请权转让和专利所有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是指专利申请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申请权转让给他人的一种法律行为。专利所有权转让是指专利权人将其拥有的专利权转让给他人的一种法律行为。
由于申请权的转让不能确认该技术方案是否能够授权,我们一般看到的专利转让大多数是指专利授权后所有权的转让,而此类转让也分为授权未下证专利转让和下证后转让两种情况。授权未下证专利的转让由于可以直接增加和变更专利证书上的信息更加受到申请人的青睐,随着国家“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趋势及判定越发严格,该种方式逐渐退出市场。市场上现在更常见的专利转让均为下证后专利转让。
专利申请和专利转让的区别
1.从行为开展的时间来看
专利申请和专利转让是专利从申请到权利终止全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行为。专利申请偏于前期,是否能获得授权是不能保证及确定的。
专利转让行为的进行可以在专利授权后到权利终止的整个阶段(目前专利确定授权前的转让较少,此处忽略不计)。
2.从申请流程来看
专利申请主要经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审批审查流程,该流程结合申请专利的类型不同有所区分,发明专利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言多了实质审查和公布印刷的阶段。
专利转让主要经历的是出让方和受让方合同签订及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审查的流程。
3.从获得时间来看
专利申请的时间较长,发明专利从文件的准备到申请,再到授权的周期在24个月左右,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由于没有实质审查阶段时间较短,但普遍也在10-12个月。
专利转让的时间相比较而言会短很多,找到合适的专利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审批,如果审批通过的话,国家知识产权局一般会在1个月内通过备案,并且在专利登记簿上登记。
4.从获得因素来看
在一些自主招生、职称评定或者企业项目等场合,需要原始获得的专利权才能被认可,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证书才能被认可。
在企业进入市场遇到壁垒或者想要进行专利产品研发的,为避免专利侵权风险,更加看重专利权的所属而非发明人时,则多会考虑已授权专利的转让,通过该种方式快速获得某项技术的独占权。
5.从证书体现上来看
由发明人进行的专利申请活动,在专利授权后,专利证书上显示及登记的申请人即为申请人本人。
专利转让后的所有信息均会登记记载在专利登记簿上,专利证书上的信息还是原始申请人的相关信息。
从上述几个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出专利转让其实是专利申请的延伸,是专利申请授权后对专利权人所做出的一次变更处理。证书的获得方式、时间及证书的体现等方面,两者均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慎重选择。
在专利实务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专利证书是否需要原始获得。
在一些职称评定、考研加分、创新学分、企业项目申报等场合,并且需要原始获得的专利权才能证明自身研发能力。在此种情形下,必须通过专利申请获得专利证书。
对此,申请人需要综合考虑使用时间、授权成本在申请前对专利申请进行规划,提前准备相关材料,避免耽误相关工作。
2.专利证书获得的时间。
新申请的专利证书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较长,如果需要在短期内获得证书而对发明人没有要求的情况下,那么专利转让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3.专利证书刊印的信息。
部分机构及个人,在使用证书时,会要求体现原始申请人姓名为本人,也有部分企业要求专利证书的内容必须符合项目及工作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对发明人呈现有要求,那么只能进行专利申请。而对于专利证书技术方案领域的要求如果短期内无法找到符合要求的专利转让,那么也需要进行专利申请,节省在市场上继续寻找的时间。
4.专利的使用场景。
在企业对自有知识产权或者产品进行保护布局时,那么就需要结合市场实际,往往采取专利申请及专利转让同步进行的方式,一边在市场上搜集相关专利进行收储,一边针对自有创新点申请专利进行切合自身需求的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和专利转让是我们获得专利权的不同方式,方式不同,但Zui终目的都是拥有某种技术方案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专利申请的优势在于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切合自身实际创新点,存在申请时间长、授权有风险的不足;专利转让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但也存在着有时无法找到完全符合自身领域的专利或高价求购对方也不愿意出售的问题。
使用者可结合自身实际,使用时间和场合,综合上述因素进行判断,提前进行准备,避免在遇到需要专利的场合时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