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 YUASA蓄电池PE12V24 12V24AH规格参数
蓄电池用导体在外部接通时,正极和负极的电化反响自发地进行,倘若电池中电能与化学能转化到达平衡时,正极的平衡电极电势与负极平衡电极电势的差值,就是电池电动势,它在数值上等于到达安稳值时的开路电压。
电动势与单位电量的乘积,表明单位电量所能作的大电功。但电池电动热与开路电压意义不同:电动势可依据电池中的反响运用热力学核算或通过测量核算,有清晰的物理意义。
后者只在数字上近于电动势,需视电池的可逆程度而定。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池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电极电势之差。
电池作业电压是指电池有电流通过(闭路)的端电压。在电池放电初始的作业电压称为初始电压。电池在接通负载后,因为欧姆电阻和极化过电位的存在,电池的作业电压低于开路电压。
在寿数期内的铅蓄电池,不该随意翻开密封阀,原装密封阀都有固定的开阀压力和闭阀压力,随意动过之后,密封阀不在规则压力规模内敞开和闭合,该开而不能翻开,该闭合又未能闭合,便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压力到达而未能敞开,电池外壳或许受损,或爆裂,没有到达开阀压力而频频地敞开,会使电解液蒸腾加速,外界杂质也简单进入,二者都能损坏电池。
没有知识的用户不要随意翻开密封阀,避免万一酸液酸雾溢出,损伤眼睛或皮肤。有些电解液掺有某些高效长寿数增加剂,翻开密封阀,一些简单蒸发的成分会在短时内蒸发掉,从而改变了电解液成分份额,下降其效能。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系统。在通常的后备应用中,除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主要的电化学反应外,电池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做其他的一些副反应。比如正极板栅的腐蚀过程是一直都在进行的,又比如正极析氧气,负极析氢并引起的自放电也一直存在。
正是因为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的复杂的特性,蓄电池运行初期的状态往往没有达到其相对的稳定状态,其一些常用参数如浮充电压和内阻值就充分的反映出了这种客观规律。
浮充电压
浮充电压的稳定需要运行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3~6个月才能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这和新汽车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是一个道理。
在蓄电池组实际运行时,充电机并不是对每个电池单独控制充电的,而是控制整组电池的充电电压。如要求单体浮充电压为2.25V/2V单体(对应12V电池为13.50V)时,对通信电源的24节电池组,则整组电池电压设为:24×2.25=54V;对UPS电源240节电池组,则整组电池电压设为:240×2.25=540V。这时,问题就产生了——由于新电池生产过程中材料、工艺等非一致性,导致了单体电池性能参数的非一致性,每个单体电池并没有按理想设定的浮充电压(2.25V/2V单体)在充电!单只电池实际充电电压通常在2.20~2.30V/2V单体(对于12V电池为13.2~13.8V)之间,整组电池浮充电压初期表现出较大的离散性。这种状态只有当电池经过一段时间的浮充运行后,即各电池由于内部的状态逐渐趋于稳定后才会明显改善。
对于新投入适用的蓄电池,建议再蓄电池浮充稳定运行3~6个月后,再将整组电池的浮充电压的一致性和偏差纳入BMS的监控管理。3~6个月内的浮充电压由于其不稳定性,其偏差和一致性状态不建议作为电池健康状态的告警值。系统配套的BMS系统建议初期对于浮充电压一致性的相关告警设置先关闭。当然,已经正常运行超过6个月的电池组则不存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