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甲醛由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发现 [10] 。
1867年,德国科学家霍夫曼在铂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氧化甲醇合成出甲醛 [10]。
1886—1889年,采用铜催化剂进行了工业化的开发工作 [10]。
1888年,德国Merklin公司和Losekam公司生产出工业甲醛 [10] 。
1910年,布兰克研究开发的银催化剂问世 [10]。
1923年,德国BASF公司实现合成气大规模生产甲醇。
1925年,较大规模的甲醛生产与应用开始发展 [10] 。
1931年,阿德金斯和彼得森申请铁钼氧化物催化剂专利。
1950,粒子板、刨花板等人造板代被应用于住房建设,60年代中期,甲醛的不良健康影响,特别是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被报道。
1981年,限制和调节木质材料甲醛排放量的标准在德国和丹麦建立。
2003年全球甲醛的需求量就已达到2540万吨,每年需求依然保持着5%以上的增长。
2009年5月12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显示,频繁接触甲醛的化工厂工人死于血癌、淋巴癌等癌症的几率比接触甲醛机会较少的工人高很多[4]。
201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现甲醛能引起哺乳动物细胞核的基因突变、染色体损伤。甲醛与其他多环芳烃有联合作用,如与苯并芘的联合作用会使毒性增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