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认证是由第三方合格评定机构(如认证中心、检测机构等),依据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法规,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评估,并颁发认证证书或标志,以证明产品符合特定要求的活动。
01、产品认证的种类
产品认证的种类一般来说,产品认证分为产品合格认证和产品安全认证两种类型,其中产品合格认证是自愿性的认证,而产品安全认证是强制性的认证,企业进行产品安全认证Zui为普遍。产品认证有8种认证模式:
1、第一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对照产品标准对产品样品进行型式试验,以证明产品是否完全符合有关产品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2、第二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这是一种带有监督措施的认证制度,企业通过认证后,监督的方法是从市场上购买样品或从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证明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起到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的作用。3、第三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这种认证制度与第二种相类似,这是监督的方式有所不同,不是从市场上抽样,而是企业通过认证后,在工厂对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起到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的作用。4、第四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这种认证制度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综合。5、第五种认证模式--型式试验+质量体系评定+认证后监督(工厂和/或市场抽样+质量体系复查):此种认证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在批准认证的条件中增加了对产品生产厂质量体系的检查评定,在批准认证后的监督措施中也增加了对生产厂质量体系的复查。6、第六种认证模式--质量体系评定+认证后的质量体系复查:这种认证制度是对生产厂按所要求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品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定,常称为质量体系认证。
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和监督:由认证机构按照工厂质量体系检查标准对企业实施检查认证,是对工厂是否稳定生产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的能力进行检查和评定,并在通过认证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复查监督。7、第七种认证模式--批量检验: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案,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依据抽样结果,做出该批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条件的评定的一种认证模式。
8、第八种认证模式--检验:对每个产品在出厂前都要全检:是对认证的产品,依据标准经认可独立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的一种认证模式。
02、产品合格认证
产品合格认证也就是通常说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其主要目的是证明产品已达到了指定标准的要求。
1、认证模式:产品型式试验+初次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2、认证过程:认证的申请→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认证工厂审查→认证后结果评价与批准→获证后的监督。
3、认证标准:自愿性产品认证的依据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IEC标准、其他国家先进标准及认证机构补充技术要求。例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认证标准为:自愿性产品认证的通用要求+自愿性产品认证的特殊要求。
4、认证产品:例如《自愿性产品认证目录》的电子元器件。
通过认证后,产品可以贴该认证机构的认证标志,证明该产品按该机构发布的标准生产,并达到了标准的要求。这种认证的市场效应取决于认证所依据的标准发布机构的zhiming度和认证机构的zhiming度。
03、产品安全认证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安全认证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认同,产品安全认证种类也相应地增加。这里介绍几个国内外主要的安全认证。1、3C认证:“中国强制认证”(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通过3C认证的企业可以使用与其认证证书内容相一致的认证标志;“CCC” 认证标志分为4类,CCC+S(安全认证标志)、CCC+EMC(电磁兼容类认证标志)、CCC+F(消防认证标志);CCC+S&E(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标志);企业可以将认证标志标示在产品、产品铭牌、包装物、产品说明书、出厂合格证上。2、UL认证:UL是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nderwrites LaboratoriesInc.)的简写,是一家产品安全测试和认证机构,成立于1894年,主要从事电气、电子设备、机械产品、灯具、建材、防火器材及化学品等公共安全方面的检验工作。UL标志是北美地区公认的安全认证标志,贴有这种标志的产品,就等于获得了安全质量信誉卡,信誉程度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UL标志已成为有关产品(特别是机电产品)进入北美市场的一个特别的通行证。
3、CE认证:“CE”标志一种安全认证标志,被视为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商品可以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在欧盟市场“CE”标志属强制性认证标志,无论是欧盟内部还是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要在欧盟市场上自由流通,就必须加贴“CE”标志,以表明产品符合欧盟《技术协调与标准化新方法》指令的基本要求。
注意事项
1、标准差异:不同国家 / 地区的认证标准可能不同(如电压、频率、环保指标),出口企业需提前确认目标市场要求。
2、认证周期:根据产品复杂度,周期从数周到数月不等(如3C认证通常需要4~8 周,复杂产品可能更长)。
3、费用成本:包括检测费、审核费、证书费等,中小企业需提前规划预算。
产品认证是连接企业生产与市场信任的桥梁,既是法规合规的 “门槛”,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工具”。无论是应对强制性要求还是追求市场差异化,了解目标市场的认证规则并提前布局,是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