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士ups不间断电源VT-11002GS 在线式2KVA/1.8KVA 办公服务器备用
金武士ups不间断电源VT-11002GS 在线式2KVA/1.8KVA 办公服务器备用
VT-11002GS详细参数表
额定容量 | 2KVA/1.8KW |
型号 | VT-11002GS |
VT-11002GS输入参数
整流器类型 | IGBT整流 |
额定电压 | 220Vac |
输入电压范围 | 90VAC~300VAC |
输入频率范围 | 40Hz~70Hz(可调) |
输入保护 | 标配防浪涌电路 |
输入功率因数 | ≥0.99 |
VT-11002GS输出参数
额定输出功率 | 2KVA/1.8KW |
额定输出电压 | 220Vac |
输出电压 | 220VAC±2% |
输出频率 | 46-54Hz同步市电;50Hz(市电40-46Hz或54-60Hz); 50Hz(电池) |
输出功率因数 | 0.9 |
工作方式 | 在线式 |
输出波形 | 正弦波 |
转换时间 | 市电←→电池 0 ms;市电←→旁路 < 4 ms |
过载能力 | 110-125%的负载可正常运行10分钟;125-150%的负载可正常运行1分钟。并具有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
系统 | USB通讯接口;ECO模式 |
效率 | 市电:≥93%;电池≥90% |
EOC/EPO | 可选 |
VT-11002GS电池和运行时间
电池型号 | 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16*12V7Ah |
标机后备时间 | 30分钟到8小时可选 |
电池包型号 | - |
电池典型充电时间 | 10小时 |
电池电压 | 72VDC |
VT-11002GS系统参数及标准
安装方式 | 塔式 |
整机效率 | Up to 90% |
电磁兼容 | ICE/EN/AS 62040-1;CISPR 22 A级 |
浪涌保护 | ICE/EN 62040-2,满足ICE/EN 61000-4-5 |
防护类型 | IP20 |
VT-11002GS通信和管理
接口端口 | RS232,可选Wedpower卡、AS400卡 |
控制面板 | LED状态指示 |
有声报警 | 市电停电时报警4秒一次:特别的低电池报警每秒一次 |
VT-11002GS物理指标
W | 425.00 mm |
D | 190.00 mm |
H | 328.00 mm |
重量 | 10 KG |
颜色 | 黑色 |
VT-11002GS环境
工作环境 | -10 °C - 40 °C |
工作相对湿度 | 20%-90% |
操作高度 | 0-1500米 |
存储温度 | -5 - 45 °C |
存储相对湿度 | 0 - 95% |
存储高度 | 0-15000米 |
听觉噪音距设备表面 1 m 处 | ≤60.00 dB |
VT-11002GS保修
标准质保 | 3年内维修或更换 |
“第一届新能源与储能工程湘江国际论坛暨2023中国(长沙)电池产业博览会”近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如何强化新能源与储能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武汉大学副校长、碳中和感知与效能评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龚威指出,欧盟《新电池法规》对中国储能行业的冲击不会是偶发的个例,应该将其置于巴黎气候协议和欧盟边境碳关税的时代大趋势下看待。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产业竞争将由传统的价格、质量双重体系转变为价格、质量、碳共同组成的三元结构。国内企业有必要加强对自身产品碳足迹和碳资产的管理与布局,更加主动、积极地在国际气候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逐个击破储能产业链上的挑战,需要产业、技术、资源和机制上的协同创新。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钟发平指出,电化学储能产业需要在储能材料、电芯设计和制造、储能系统集成和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和方向持续开展跨学科协同创新,产学研用融会贯通,以高屋建瓴进行顶层设计和强势联合,实现破局。“只有站在产业发展的全局思考,跨学科交叉创新、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产业集群联合体创新、国家科研平台引领创新,政策组合拳创新扶持,产业联合体创新基金赋能,才能高效、高质破解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和梗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龚威强调,国内企业应该完善对自身产品碳足迹的管理能力,要运用数字技术建设可追溯、可验证、可核查的供应链碳足迹监测体系;建立基于遥感测量的企业直接碳排放核查模式,提高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前开展碳汇资产布局,探索利用国际碳汇交易抵扣自身碳排放的可行性。
“抢占新能源国际话语权,亟待大储能原创技术突破与绿色智能制造赋能。”钟发平认为,储能行业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我国在该领域内具有“领跑”意义的先进技术还不多,ups储能转化的相关机理、技术及系统的研究还不足够成熟,对ups储能的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不足,尤其在技术标准与行业法规方面缺少话语权。对此,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另一方面,行业和企业需要携手走向规模化和智能化,在论证过程中找到Zui优技术路线,持续降低成本,减低碳足迹,才能支撑储能产品迭代和国际竞争。
此次活动由中南大学、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新能源材料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国能源研究会电能技术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