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一体化机柜的优点
1.更简单
一体化产品深度整合、工厂预验证测试相比现场施工建设更加规范、安全可靠;全密封设计杜绝外界空气尘埃及腐蚀性气体对IT设备的危害,动环监控系统全方位监控基础设施,及时告警异常状况,安全无忧。
2、更省时
产品化的设计让一体化列机柜可以现场内完成安装和交付,相比传统建设模式快2倍以上。
3、更低成本
占地面积小,封闭式设计,环境适应能力强,不需要装修、地板等配套工程,有效降低成本,全封闭式制冷提升整机能效,使总体拥有成本显著下降。
4、更好管理
一站式售后服务能及时处理各类设备故障问题,省时省心;标配动环监控系统,可本地、远程监控管理,更可多网点接入上层管理平台统一监管,多样化选择支持。
5、一体化
一体化机柜整合了UPS电源、配电、制冷、门禁、机柜、照明、消防、动环监控、应急通风等多个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对全部子系统实现统筹管理,打造成为一体化产品,简化设计、采购、建设流程。
6、可用性高
可靠的UPS电源配电系统,不间断为IT设备保驾护航,可以定制更高可靠性系统架构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配置柜式空调,保证IT设备运行在稳定合理的温湿度环境中,空调采用一体化设计,无需安装室外机,冷凝水在机柜内自动蒸发,配有应急排水功能,保障系统安全可靠。压缩机和风机保障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采用全密封设计,内外两个循环系统,能应用在各种恶劣的室内环境中,无需再单独建立机房。应急通风系统,当空调故障不能运行时,机柜前顶部应急送风模块进行往下送风,机柜后顶部应急排风模块进行往外排热风。动环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各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排除隐患,协助定位故障点,缩短事件处理时间。
室外一体化机柜的组成
由机柜体、OLT主设备、嵌入式直流电源系统、配电单元、机柜空调散热系统、UPS电源、后备蓄电池组、ODF光配单元、动环监控单元、机柜照明系统等组成。
(1)OLT机柜体:OLT一体化机柜外尺寸为①宽1600mm*深800mm*高1800mm、②宽1100mm*650mm*1700mm、③宽800mm*深800mm*高1800mm(三种结构),柜体采用整体拼装结构,由外板厚度为1.5mm以及内板厚度为0.8mm的镀锌板冲压而成。分为设备舱和ODF光配舱,设备舱为19英寸和21英寸兼容的机架,可兼容两种尺寸的OLT主设备安装,具备动环监控单元、配电单元、嵌入式直流电源系统的安装空间。左侧上部为设备舱和下部电池舱,能满足主要设备及150Ah/12V以下蓄电池4节;右侧为ODF的安装空间;
(2)OLT主设备:可兼容19英寸和21英寸标准尺寸的OLT主设备安装。
嵌入式直流电源系统:采用48V60A、90A的直流电源系统,并在电源系统上提供机柜监控的集成和输出。具备电池组的监控端口;
(3)配电单元:配电单元提供了油机/市电互锁输入开关、移动油机防水接口、B+C级防雷模块、直流输出空气开关、交流输出空气开关、维护插座等;
(4)空调散热系统:采用交流压缩机空调和辅助风机进行散热,一般采用500W/1500W制冷量的空调搭配辅助风扇组成散热系统。
蓄电池组:提供150Ah/12V以下蓄电池4节安装空间,满足单台OLT设备续航时长3小时以上。
(5)动环监控单元:提供门禁、水浸、烟雾、市电异常、温度异常告警,并使用RS485接口上联OLT主设备将监控信号上传至动环系统。
(6)ODF光配单元:集成12芯、24芯、36芯、48芯、72芯、144芯、288芯、576芯FC-FC调度架,用于外线光缆的成端和设备侧尾纤的成端。
(7)4.UPS电源:一般选用2KW或者3KW的UPS电源。
(8)机柜照明:每个独立的舱提供一套48V/220V LED灯照明,当柜体门打开时即可出发LED灯开启。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使用条件:环境温度:-40℃~+60℃;环境湿度:≤95﹪(+40℃时);大气压力:70kPa~106kPa;
2.材料:热浸锌板
3.表面处理:脱脂、除锈、防锈磷化(或镀锌)、喷塑;
4.机柜承重≥600㎏。
5.箱体防护等级:IP55 级;
6.阻燃:符合GB5169.7 实验A要求;
7.绝缘电阻:接地装置与箱体金工件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X104M /500V(DC);
8.耐电压:接地装置与箱体金工件之间的耐电压不小于3000V(DC)/1min;
9.机械强度:各表面承受垂直压力>980N,门打开后外端承受垂直压力>200N。
一体化机柜系统解决方案
1、可靠的UPS电源配电系统,不间断为IT设备保驾护航,可以定制更高可靠性系统架构(UPS冗余备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配置柜式空调,保证IT设备运行在稳定合理的温湿度环境中,空调采用一体化设计,无需安装室外机,冷凝水在机柜内自动蒸发,配有应急排水功能,保障系统安全可靠;
3、长寿命的压缩机和EC风机,保障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
4、采用全密封设计,内外两个循环系统,能应用在各种恶劣的室内环境中,无需再单独建立机房;
5、应急通风系统,当空调故障不能运行时,机柜前顶部应急送风模块进行往下送风,机柜后顶部应急排风模块进行往外排热风动环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各设备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排出隐患,协助定位故障点,缩短事件处理时间;
6、定制化服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选配件和定制化服务。系统全部设计采用模块化,售后服务一站式,快速解决。
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优点
频谱利用率高
目前高频段的频谱资源利用程度受到很大的约束,在现在的科学技术条件之下利用效率会受到高频无线电波穿透力的影响,-般不会阻碍光载无线组网以及有限与无限宽带技术结合的广泛使用。在5G移动通信技术中,将会普遍利用高频段的频谱资源。
通信系统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5G移动通信技术将会很大程度上提升通信性能,把广泛多点、多天线、多用户、多小区的共同合作以及组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性能方面做出很大的突破,并且更新了传统形式下的通信系统理念。
先进的设计理念:
移动通信业务中的核心业务为室内通信,想要在移动通信技术上有更好的提升,须将室内通信业务进行优化。5G移动通信系统致力于提升室内无线网络的覆盖性能以及提高室内业务的支撑能力,在传统设计理念上突破形成一个先进的设计理念。
降低能耗以及运营成本
能耗以及运营成本对于科学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朝着更加低能耗以及低运营成本的方向创新。5G无线网络的“软”配置设计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网络资源根据流量的使用动态进行实时调整,这样就可以将能耗以及运营成本降低2。
主要的考量指标
5G移动通信技术会更加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交互式游戏、3D技术、虛拟实现、传输延时、网络的平均吞吐速度以及各方面能效是检验5G性能的主要考量指标。
5G拥有六大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1:高频段传输
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 3GHz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5G 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高频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业界对此高度关注。足够量的可用带宽、小型化的天线和设备、较高的天线增益是高频段毫米波移动通信的主要优点,但也存在传输距离短、穿透和绕射能力差、容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缺点。
射频器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待研究和解决。
监测中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高频段需求研究以及潜在候选频段的遴选工作。高频段资源目前较为丰富,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从而使宝贵的频谱资源得到优配置。
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 MIMO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 5G 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由于引入了有源天线阵列,基站侧可支持的协作天线数量将达到128根。
原来的 2D 天线阵列拓展成为 3D 天线阵列,形成新颖的 3D-MIMO技术,支持多用户波束智能赋型,减少用户间干扰,结合高频段毫米波技术,将改善无线信号覆盖性能。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针对大规模天线信道测量与建模、阵列设计与校准、导频信道、码本及反馈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未来将支持更多的用户空分多址(SDMA),显著降低发射功率,实现绿色节能,提升覆盖能力。
关键技术3:同频全双工
近几年,同频全双工技术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力。利用该技术,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发射和接收信号,与传统的 TDD 和FDD 双工方式相比,从理论上可使空口频谱效率提高1倍。
全双工技术能够突破 FDD 和 TDD方式的频谱资源使用限制,使得频谱资源的使用更加灵活。全双工技术需要具备极高的干扰消除能力,这对干扰消除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还存在相邻小区同频干扰问题。
在多天线及组网场景下,全双工技术的应用难度更大。
关键技术4:D2D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增多,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式已无法满足海量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业务需求。
D2D技术无需借助基站的帮助就能够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拓展网络连接和接入方式。
由于短距离直接通信,信道质量高,D2D能够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功耗;通过广泛分布的终端,能够改善覆盖,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灵活性和网络可靠性。
目前,D2D 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技术方案,未来将发展其增强技术,包括基于D2D的中继技术、多天线技术和联合编码技术等。
关键技术5:密集网络
在未来的 5G通信中,无线通信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未来数据业务将主要分布在室内和热点地区,这使得超密集网络成为实现未来5G的1000倍流量需求的主要手段之一。